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如同夜空中独自闪烁的星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周围的喧嚣和热闹格格不入。他们被称为孤独症儿童,医学上也称之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了解他们的表现,是我们走近他们、帮助他们融入这个世界的第一步。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如同夜空中独自闪烁的星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周围的喧嚣和热闹格格不入。他们被称为孤独症儿童,医学上也称之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了解他们的表现,是我们走近他们、帮助他们融入这个世界的第一步。
孤独症儿童最显著的表现往往体现在社交互动方面。当普通孩子在幼儿园里热切地与小伙伴分享玩具、一起玩耍嬉闹时,孤独症儿童可能对身边的小朋友视而不见。他们很少主动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即使与他人目光交汇,也可能只是短暂停留,便迅速移开视线。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不懂得如何参与合作,难以理解和遵循社交规则。比如在玩游戏时,其他孩子能根据游戏规则灵活互动,而孤独症儿童可能自顾自地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完全忽略其他参与者。他们对他人的情绪变化感知迟钝,当身边的人悲伤哭泣或者开怀大笑时,他们常常没有明显的反应,仿佛情感的信号无法传递到他们的世界。
在语言发展方面,孤独症儿童也存在明显的问题。部分孤独症儿童可能在语言发育上迟缓,比同龄人开口说话的时间晚很多。有的孩子甚至到了两三岁还只能说简单的几个词语,难以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而那些已经具备一定语言能力的孤独症儿童,也常常表现出语言使用的异常。他们可能会重复别人说过的话,这种现象被称为 “仿说”,有时是即时仿说,听到什么立刻重复;有时则是延迟仿说,在一段时间后突然说出之前听到的某句话。他们在交流中也很难理解隐喻、幽默等较为复杂的语言形式,往往只能从字面上理解话语的意思。
兴趣和行为模式上,孤独症儿童有着独特的特点。他们常常对某些特定的事物表现出过度的专注和强烈的兴趣,比如只喜欢玩某一种玩具,只关注某个特定的物品,像旋转的风扇、车轮等,并且会长时间地观察或摆弄这些东西。他们的行为具有重复性和刻板性,例如反复拍手、摇晃身体、旋转身体等,这些行为似乎成为他们自我安抚和自我刺激的一种方式。生活环境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引发他们的强烈情绪反应,比如家具摆放位置的改变、日常活动顺序的调整等,他们会显得极度不安和焦虑。
尽管孤独症儿童有着这些与众不同的表现,但他们并非没有希望。通过早期的干预治疗,如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言语治疗、社交技能训练等,配合家庭的关爱与支持,许多孤独症儿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技能,逐渐融入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以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他们,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包容的世界,让这些 “星星的孩子” 也能在温暖与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