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女,6岁。两岁时会说“爸爸”、妈妈、“妈妈抱”等。但近几个月,反而不爱说话了,叫她名字时没有反应,闻而不应;对大人的吩咐似乎不理解,也不能区分亲人和陌生人;兴趣减少,只对事物感兴趣,听到自己喜爱的食物名称时马上做出反应;不会用言语表达个人的欲望和需求。
菲菲3岁7个月了还不会使用动作语言,不会用点头、摇头、微笑、摆手等表示自己的欲望和要求。掉在地上的食物她捡起来就吃,不懂得洗了再吃,不知道掉在地上的东西脏了,吃饭时弄得周围一片狼藉。她性情急躁,想要什么东西是一刻都不能等待,必须马上得到,否则,大喊大叫或哭闹。她随手扔东西,摔玩具,动作莽撞,不懂得轻拿轻放;喜欢独自“念书”,胡念一气。同时,她爱撕书;爱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显得很专注,谁都不能干扰。
父母带菲菲去过几个医院,看过小儿神经科医生,进行过CT、核磁、脑电图等检查,结果均正常。智测结果显示发育迟缓。次到康复机构训练时,专家认为她存在自闭症倾向和感觉失调。训练两期后,她的反应和说话能力都有了进步。因里瓦的父母工作忙,中断了训练治疗。
带着困惑和迷茫,菲菲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测评,被诊断为儿童孤独症。得知自己的女儿真的换了自闭症后,孩子的父母到处咨询、查书、上网,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心理冲突,他们终于从极端痛苦、疑惑、怨天尤人乃至绝望中清醒过来,决心和专业人士共同努力,使孩子康复。虽然失去了宝贵的治疗时间,但是,总算下定了长期治疗的决心,并对自己的工作做了调整,以保证对孩子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
菲菲的训练告诉我们以下几点:
(1) 家长的态度很重要
菲菲的父母由原来的不重视、悲观失望到明理善学,为了孩子康复,她调换了工作,能基本做到陪孩子在机构训练,并能认真学习训练技巧,执行家庭训练计划,一年结束时,机构给孩子制定了家庭阶段性训练计划,里瓦的母亲能在家里坚持训练,还能定期请机构老师指导并调整训练计划。
(2)针对性个别化的训练
要解决菲菲的语言、社交和其他行为问题,首先必须调整菲菲的前庭感觉和本体感觉的问题,并根据情况将结构化教学融入运动训练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在训练中,教师能随时根据菲菲的实际情况调整训练方法和内容,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婴幼儿期就有异常表现,所以,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应当在大脑可塑性强的婴幼儿早期进行治疗,效果或许更好。里瓦在婴幼儿期已表现出情绪淡漠、好哭闹等问题,起初家长不认识,诊断后又未及早治疗,错过了治疗的关键期。
(4)持之以恒,长期坚持
由于孤独症治疗起来很困难,又无一种有效方法,所以,必须持之以恒,坚持长期训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回避、等待。
(5)运动训练是改善孤独症的重要方法
因为,孤独症患儿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大脑对信息的处理障碍。虽然,感 知——运动训练不是少有的方法,却是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