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自闭症孩子一定暴躁” 的刻板印象广为流传。人们常将他们偶尔的情绪爆发、行为失控,简单归结为脾气不好、难以管教。然而,杭州星贝育园多年的康复教育实践表明,这种观点是对自闭症群体的误解。自闭症孩子并非天生暴躁,他们看似失控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未被理解的需求与困境。
被误解的 “暴躁”: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自闭症孩子的感知觉系统异于常人,过度敏感或迟钝的感知,是导致情绪波动的重要因素 。在杭州星贝育园接收的孩子中,有不少因细微的声音刺激而情绪崩溃。例如,普通孩子习以为常的空调外机运转声,在部分自闭症孩子耳中,却如同尖锐的噪音,令他们烦躁不安,进而通过尖叫、摔东西等行为表达不满 。同样,触觉敏感的孩子,衣物标签的摩擦、材质的粗糙,都可能成为激怒他们的 “导火索”。
语言表达障碍也让自闭症孩子陷入情绪困境。当他们想要表达需求、感受却无法用语言准确传达时, frustration(挫败感)会不断累积。比如,孩子口渴想喝水,却无法说出自己的需求,只能通过哭闹、拉扯家长的方式引起注意,这种行为常被误解为 “暴躁” 。此外,环境的突然变化、日常规律被打破,也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不安,从而出现情绪失控的表现。
星贝育园:探索行为背后的真相
在杭州星贝育园,老师们始终秉持 “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的理念,致力于探寻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每当孩子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老师不会急于制止或批评,而是先观察环境、孩子的行为表现,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近期的状态,通过专业的分析,找出引发情绪波动的根源 。
为了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感知觉特点,星贝育园会对新入园的孩子进行全面的感知觉评估 。通过触觉、听觉、视觉等多种测试,建立孩子的感知觉档案,详细记录孩子对不同刺激的反应。例如,有的孩子对柔软的触感接受度高,对粗糙材质抗拒;有的孩子喜欢轻柔的音乐,对高频声音敏感 。这些信息为后续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科学干预: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基于对孩子行为原因的深入了解,杭州星贝育园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干预方案,帮助自闭症孩子调节情绪,减少失控行为的发生 。在感知觉训练方面,园方利用专业的感觉统合训练室,通过系统的训练,改善孩子的感知觉功能 。对于听觉敏感的孩子,采用渐进式的声音脱敏训练,从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开始,逐渐增加声音的种类和强度,让孩子慢慢适应不同的声音刺激 。
针对语言表达障碍,星贝育园引入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和言语治疗课程 。孩子可以通过指认图片卡片,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减少因沟通不畅导致的情绪问题 。同时,言语治疗师会根据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设计有趣的语言游戏,如词语接龙、故事复述等,逐步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
此外,星贝育园还注重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通过绘本阅读、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 。在 “情绪小怪兽” 的角色扮演活动中,孩子分别扮演愤怒、快乐、悲伤等不同情绪的 “小怪兽”,学习如何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 。老师还会教给孩子一些简单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数数、找个安静的角落冷静等 。
成长见证:温柔 “星星” 的真实模样
在星贝育园的科学干预下,许多曾被贴上 “暴躁” 标签的自闭症孩子,展现出了温柔可爱的一面 。曾经因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摔东西的孩子,学会了用语言或手势表达自己的不满,能够在情绪激动时尝试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他们在课堂上专注听讲,积极参与活动;在与同伴相处时,学会了分享和合作,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
这些变化不仅让孩子自身受益,也让家长们倍感欣慰。一位家长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孩子脾气太差,难以管教,来到星贝育园才明白,不是孩子暴躁,是我们没有真正理解他 。现在看着孩子一天天进步,学会控制情绪,真的很开心。”
“自闭症孩子一定暴躁” 是一个需要被打破的偏见。他们不是天生易怒,而是因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面对外界环境时,更容易陷入情绪困境 。杭州星贝育园用专业与爱,为我们揭开了这层面纱,让我们看到了自闭症孩子温柔、纯真的真实模样 。理解与接纳,是打开他们心门的钥匙,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帮助这些 “星星的孩子” 在温暖中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