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闭症孩子因需求未被满足而摔东西,或用重复拍手、尖叫来表达情绪时,大多数人看到的是令人头疼的 “问题行为”,但在星贝育园特教团队眼中,这些行为实则是孩子试图与世界对话的 “特殊密码”。
当自闭症孩子因需求未被满足而摔东西,或用重复拍手、尖叫来表达情绪时,大多数人看到的是令人头疼的 “问题行为”,但在星贝育园特教团队眼中,这些行为实则是孩子试图与世界对话的 “特殊密码”。在这里,老师们摒弃简单制止的方式,而是化身 “行为解码师”,深入探寻行为背后的沟通需求,帮助孩子打破沟通障碍,重塑全新的沟通模式。
有一些孩子,每当想要零食却无法表达时,就会愤怒地摔玩具。老师通过持续观察和分析,发现这一行为背后是他对食物的渴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于是,在工作中,老师将 “摔东西” 这一行为转化为 “我需要帮助” 的表达训练。先用色彩鲜艳的图片卡片,让孩子选择代表零食的卡片,再引导他递给老师,同时说出简单的词汇 “吃” 或 “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逐渐学会用卡片表达需求,摔东西的行为也随之减少。
对于喜欢重复拍手的孩子,老师则巧妙地将其转化为节奏游戏。在课堂上,老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带领孩子们一起跟着节奏拍手,同时教他们用拍手的节奏来表示赞同、回应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孩子无意义的重复拍手行为,还让他们学会了用新的方式进行互动和沟通。
在基础阶段,重点培养孩子的眼神交流能力。老师会用有趣的玩具、夸张的表情,吸引孩子的目光,当孩子与老师有眼神对视时,立即给予小贴纸、拥抱等奖励,强化这一行为。随着孩子眼神交流能力的提升,逐渐过渡到简单的指令回应训练,如听到 “拍拍手”“指一指杯子” 等指令时,做出相应的动作。
在中级阶段,老师开始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从单个词汇,到词组,再到简短的句子,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孩子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表达。比如在模拟餐厅的场景中,孩子要学会说出 “我要吃饭”“我想喝果汁” 等句子。高级阶段则侧重于复杂情景对话和社交沟通能力的培养。孩子们会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学习如何提问、如何回应他人、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在星贝育园的努力下,无数孩子实现了从 “问题行为” 到 “积极表达” 的蜕变。 从沉默寡言到主动分享,从用行为发泄到用语言沟通,星贝育园用专业与爱心,为自闭症孩子搭建起与世界对话的桥梁,让他们真正拥有了表达自我、拥抱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