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孤独症儿童均存在运动障碍。运动障碍虽然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障碍,但是部分孤独症儿童却存在不同方面的运动缺陷,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例如有的儿童手部精细动作较差,缺乏灵活性与稳定性,不能流畅地转门把手、用勺子吃饭;有的儿童双腿力量不平衡,走路扭扭歪歪,且难以单腿站立与跳跃,对其参加课堂游戏活动造成了阻碍。
孤独症儿童都存在运动方面的障碍吗?
不是所有的孤独症儿童均存在运动障碍。运动障碍虽然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障碍,但是部分孤独症儿童却存在不同方面的运动缺陷,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例如有的儿童手部精细动作较差,缺乏灵活性与稳定性,不能流畅地转门把手、用勺子吃饭;有的儿童双腿力量不平衡,走路扭扭歪歪,且难以单腿站立与跳跃,对其参加课堂游戏活动造成了阻碍。因此,老师和家长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设置对应的运动补偿训练,帮助儿童提高相应的运动技能。
案例1:妮妮是一名5岁的孤独症女孩,每天都由爷爷奶奶送去特殊学校上学。之前在医院做诊断评估时,发现妮妮的下肢力量控制不稳,走路经常晃晃悠悠,甚至是绊倒,这让家长很是担心。学校老师根据这种情况,为妮妮制定了个别化教育方案,在活动课上让妮妮练习走平衡板、走直线以及大步走路,并逐渐减少老师和家长的辅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妮妮不会再被绊倒了,走路也更容易控制住身体平衡了,可以参加许多课堂游戏了。
需要注意的问题
家长与老师要通力合作,争取为孤独症儿童创造运动锻炼的机会
家长应参与到早期干预方案制定过程中,老师要争取与家长配合,不能因为溺爱儿童而暂停或终止运动训练计划。
案例2:在案例1中妮妮在老师和家长的持续教学干预下,平衡感与腿部力量控制能力逐渐得到了提升。老师告诉家长要让妮妮在家中或课下适当练习,不能仅依靠在学校的时间锻炼。而妮妮的爷爷奶奶却不以为然,常常在放学后把妮妮抱起来送回家,他们认为儿童在学校里接受训练已经够累的了,回家这几步路就让孩子歇歇。这种做法会使儿童形成放学只需要等着家长抱、不用走路的习惯,会影响教学效果的维持与泛化。
注意事项
当前越来越多的针对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的方法为老师和家长提供了许多选择。在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时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水平与评估结果选择最合适的运动干预方案,不能主观臆断,盲目跟风。
案例3:小明是一名4岁的孤独症儿童,家长在吃饭时发现小明使用勺子不太熟练,经常把饭菜洒到桌子上,后来发现不仅是使用勺子,其他物品的抓握也不熟练。家长带着小明去医院做了诊断,结果为手部精细动作存在缺陷,手部灵活性与协调性差。家长与学校老师商议要给孩子安排感统训练课程,并要求所有的感统项目每天都要练习。家长的意思是目前感统训练是训练孤独症儿童运动技能的最有效的方法,每一个项目都练一练总没有坏处。该家长没有根据儿童真实的评估结果进行干预,而是盲目地认为训练所有的运动技能对儿童有好处。
总之,在孤独症儿童被诊断出具有某些方面的运动功能缺陷时,家长与老师要根据儿童的评估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并通过家校合作将干预方案贯彻到底,为儿童运动训练提供更多的机会,帮助儿童提高运动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