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走出家门踏入公共场所本应是探索世界的珍贵旅程,但现实中,公共场所设施缺乏适应性的问题,却让这段旅程布满荆棘。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在长期教学与实践中,深刻感受到这些设施障碍给孩子们带来的困扰,并积极探索破局之道。
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走出家门踏入公共场所本应是探索世界的珍贵旅程,但现实中,公共场所设施缺乏适应性的问题,却让这段旅程布满荆棘。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在长期教学与实践中,深刻感受到这些设施障碍给孩子们带来的困扰,并积极探索破局之道。
公共场所的噪音、强光和复杂环境,是自闭症儿童面临的首要挑战。普通商场、车站里此起彼伏的广播声、闪烁的灯光以及拥挤的人群,对感官敏感的自闭症儿童来说,可能是难以承受的刺激。在星贝育园组织的外出实践活动中,老师们发现,不少孩子刚进入地铁站,就被刺耳的报站声和呼啸而过的列车声吓得浑身发抖,甚至出现尖叫、躲避等失控行为。而一些公共场所的地面材质反光度过高,也会让孩子产生视觉不适,影响正常行走。
设施设计缺乏对自闭症儿童特殊需求的考量,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困扰。许多公共场所的无障碍通道标识模糊,缺乏明确的指引,导致自闭症儿童在寻找路线时感到迷茫和焦虑。公共卫生间内,普通马桶的高度和光滑表面,对于平衡能力较弱、协调能力不足的自闭症儿童来说,存在摔倒风险;而缺乏独立的、安静的更衣空间,也让他们在更换衣物时倍感压力。此外,公共休息区的座椅布局紧密,缺乏个人空间,容易让自闭症儿童因过度靠近他人而产生不安情绪。
面对这些问题,广州星贝育园从多方面积极行动,为自闭症儿童争取更友好的公共环境。
星贝育园对校内卫生间进行改造,以满足自闭症孩子的特殊需求。卫生间的门采用自动感应且静音的设计,避免开关门时产生的噪音惊吓到孩子。马桶高度根据孩子的身高定制,周边安装了稳固的防滑扶手,方便孩子使用。洗手台也进行了降低处理,水龙头出水柔和,同时配备了大字体、图案清晰的使用说明标识,帮助孩子理解使用流程。
学校打造了模拟商场休息区。摆放的沙发和座椅间距合理,形成相对独立又不封闭的空间,让自闭症孩子可以在其中自由选择独处或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休息区的灯光采用可调节亮度的装置,避免强光直射,还配备了绿植,营造出自然舒适的氛围,帮助孩子们缓解在公共空间中可能产生的紧张情绪。
改善自闭症儿童在公共场所的适应性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用行动证明,通过合理的改造和有效的引导,能够为自闭症儿童创造更友好、更包容的公共环境,让他们也能自由地拥抱广阔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