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特教老师们每天都在与一群特殊的孩子并肩前行,帮助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其中应对自闭症儿童不遵守纪律的问题便是一场持久战。
自闭症儿童由于其病症特点,在行为自控、规则领会以及社交互动层面存在显著短板。这致使他们在康复中心的集体活动与日常训练时,很难契合既定的纪律规范。在课堂场景中,他们可能会毫无征兆地起身随意走动,嘴里发出不明所以的大声喧哗,对老师的指令如同未闻,参与活动时也完全不顾及先后顺序。这些行为既扰乱了原本有序的教学节奏,又给他们自身的学习成长之路设置了阻碍。
星贝育园的特教老师们是一支专业素养极高的队伍,他们不仅拥有扎实的特殊教育知识,更怀揣着对自闭症儿童满满的爱心与耐心。面对孩子们不遵守纪律的状况,老师们首先开启全面且精细的观察评估之旅。他们会在日常教学与活动中,仔细记录孩子们违规行为出现的频次、所处的具体情境、每次持续的时长,以及可能诱发这些行为的因素。比如,有的孩子一旦身处嘈杂喧闹的环境,就容易情绪失控进而行为失序;还有的孩子在面对难度超出其能力范围的训练任务时,会表现出强烈的抗拒反应。通过这般精准的评估,老师们便能为后续制定个性化策略筑牢根基。
鉴于自闭症儿童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导,老师们巧妙借助可视化手段助力他们理解纪律规则。在康复中心的教室、活动区域,四处可见清晰明了的视觉提示。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展示着排队、安静听讲、按时完成任务等正确行为,旁边还搭配简洁文字说明。这些直观的视觉线索就像孩子们理解规则的 “引路人”,让他们能够迅速领会并牢记规则要求,大大降低了因对规则懵懂而产生的违规行为概率。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进程中,老师们巧妙运用行为塑造法。他们将遵守纪律这一复杂行为拆解成一个个细小、易于孩子掌握的步骤,逐步引导孩子们学习实践。以那些难以安静坐好的孩子为例,老师会先设定一个较短的安静时间目标,像五分钟。当孩子成功坚持五分钟安静状态时,老师会立刻给予热情洋溢的表扬,送上象征奖励的小贴纸,或者拿出孩子心仪的小玩具。随着孩子能力稳步提升,老师再循序渐进地延长安静时间,持续强化正确行为。而当孩子出现违规行为时,老师们会秉持温和而坚定的态度予以纠正,坚决避免过度批评、惩罚,以防加重孩子内心的焦虑与抗拒情绪。
社交故事也是老师们屡试不爽的教育法宝。老师们精心编写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在故事里细腻描绘不同场景下遵守纪律的重大意义以及正确行为方式。孩子们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仿佛置身其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纪律教育的熏陶。之后,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孩子们亲自演绎故事中的情境,将故事里的规则要求真切融入自身行动,进一步深化对规则的理解与记忆。
就拿在星贝育园接受康复训练的小辉来说,刚入园时,他在集体活动中常常随意打断他人发言,在教室里四处奔跑,课堂秩序被搅得一团糟。负责小辉康复训练的老师为他精心定制详细的纪律引导计划,综合运用视觉提示、行为塑造以及社交故事等多元方法。经过长时间耐心教导与训练,小辉慢慢领悟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如今在课堂上,他能够安静端坐听讲,积极踊跃参与活动,曾经频繁出现的违规行为大幅减少。
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老师们凭借科学专业的方法、持之以恒的耐心,为自闭症儿童不遵守纪律的难题找到破解之法,为孩子们的康复之路点亮希望之光,让他们得以在有序、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