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特定形状图案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着迷,很多家长可能会将其视为单纯的兴趣偏好。然而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老师们凭借多年经验深知,这种看似普通的行为,或许正是自闭症的早期症状之一。
孩子对特定形状图案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着迷,很多家长可能会将其视为单纯的兴趣偏好。然而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老师们凭借多年经验深知,这种看似普通的行为,或许正是自闭症的早期症状之一。
在星贝育园,曾有一个孩子入学时,每天长时间盯着教室里贴的圆形贴纸,眼神专注,甚至会伸手反复触摸边缘。无论是用餐、休息还是进行其他活动,只要视线范围内出现圆形图案,孩子就会立刻被吸引,对周围人的呼唤毫无反应。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学校里还有孩子痴迷于正方形瓷砖的纹路,不断用手指在地面上描摹,对其他事物置若罔闻。老师们解释,自闭症儿童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存在差异,他们往往会对特定形状、图案产生过度关注,这是因为这些有规律的视觉元素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和秩序感,成为他们与外界交流的特殊“窗口”。
发现这些情况后,星贝育园的专业团队迅速行动。由经验丰富的特殊教育老师、儿童心理专家组成评估小组,通过长期观察孩子的行为细节、与家长沟通成长经历,准确判断孩子的具体情况。随后,老师们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对于痴迷圆形图案的孩子,老师在日常活动中,巧妙地将圆形元素与其他物品结合。比如在绘本阅读时,挑选带有圆形图案的故事书,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关注故事内容,而不只是单一的圆形;用圆形贴纸作为完成任务的小奖励,鼓励孩子参与更多样化的活动,逐渐转移他们对特定形状图案的过度注意力。
星贝育园为每个孩子建立了详细的成长档案,记录孩子每天接触不同形状图案时的反应、参与其他活动的积极性等信息。根据这些记录,老师们及时调整干预策略。当发现孩子对某种新的活动表现出兴趣时,就加大相关活动的频率和难度。例如,若孩子开始愿意在老师引导下用圆形贴纸装饰卡片,老师们就进一步引入三角形、方形等其他形状贴纸,让孩子在动手过程中认识更多形状,拓宽视觉兴趣范围。
学校温馨舒适的环境也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助力。教室的布置既满足孩子对视觉元素的需求,又不会过度刺激他们的感官。墙面装饰采用柔和的色彩和简洁的图案,在保证美观的同时,避免引发孩子对某一图案的过度专注。在日常相处中,老师们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互动能力。通过小组游戏、合作任务等方式,让孩子在与同伴的交流中,逐渐分散对特定形状图案的注意力,学会关注他人和周围环境。此外,学校定期举办家长沟通会,向家长传授在家中引导孩子的方法,让家长能够配合学校,共同帮助孩子减少对特定形状图案的痴迷。
在星贝育园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许多原本对特定形状图案过度着迷的孩子,开始慢慢将目光投向更丰富的世界。他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视觉元素,而是能够参与更多样的活动,与同伴建立起简单的互动,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