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通过融合教育、专业康复训练、新教育模式探索、政策资金支持、教育质量保障和社会融合实践,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全面支持。全市特殊教育学校招收27000余名特殊儿童,提供“一人一案”教育方案。自闭症学校提供多种服务形式,包括基础教学和家长培训。政府支持建设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高校与医疗机构联合提高教育质量。社会融合活动如小记者队伍,帮助儿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开启未来发展新可能。
重庆,这座山城,正以其独特的教育实践和探索,为自闭症儿童的成长和康复提供着支持和希望。在这里,自闭症学校不仅仅是教育的场所,更是孩子们自我发现和成长的乐园。
1.融合教育的推进:重庆市正不断加强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工作。全市35所特殊教育学校均成立了培智教学部,招收了27000余名特殊残疾儿童,包括自闭症儿童 。这些孩子在普通学校中接受“一人一案”的教育方案,通过建立资源教室和培养资源教师,帮助他们融入普通学校的学习生活 。
2.专业的教育和康复训练:重庆的自闭症学校提供从全日制教学班到一对一个别化教学的多种服务形式,累计为超过1200名智力障碍、自闭症等特殊儿童提供了服务 。这些服务不仅包括基础教学,还涉及儿童评估、家长培训等,为家庭提供全面支持。
3.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重庆市智力残疾人亲友协会启动的“心智障碍儿童社会融合教育项目”是一个创新的教育实践。该项目通过选拔心智障碍儿童参加采访活动,让他们与健全儿童深入接触,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
4.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重庆政府在“十四五”期间提出支持建设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将特殊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这表明政府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重视和对专业学校建设的支持。
5.教育质量的保障: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与医疗机构联合开展融合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魏寿洪教授主持了多项关于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课题,推动了教育实践的深入 。
6.社会融合的实践:重庆的自闭症学校不仅关注校内教育,还积极参与社会融合活动。例如,邀请心智障碍儿童加入小记者队伍,让他们在“行走的课堂”中感受世界的美妙,更好地融入社会 。
通过这些实践和探索,重庆的自闭症学校正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成长环境。这些努力不仅帮助自闭症儿童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开启了新的可能性。重庆的自闭症教育实践,是这座城市对每一位特殊儿童的关爱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