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自闭症患者的康复工作极具挑战,但通过细致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感官训练、沟通训练、社交训练和环境适应训练,可以找到有效的康复途径。生活自理能力需将日常行为分解成细致步骤,如穿衣和洗漱。感官训练通过专门的感官室帮助患者适应外界感官信息。沟通训练着重发展非语言沟通方式,如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社交训练从与熟悉的人建立简单互动开始,逐步扩大社交圈。环境适应训练则从熟悉的小空间开始,逐步引入变化。康复人员和家长需保持耐心和信心,不断调整方法,为患者打开康复的希望之门。
面对重度自闭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康复工作极具挑战,但通过不懈探索与实践,仍能找到有效的途径。
在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上,要将每一个日常行为分解成极其细致的步骤。比如穿衣,从区分衣服的正反、前后开始,可在衣服上做明显标记,如在正面缝上一个小布条。先训练患者把有标记的一面朝外,再逐步教他们伸胳膊、套头这些动作。对于洗漱,从认识牙刷、毛巾这些用品开始,手把手地教他们握住牙刷、挤牙膏的动作,可能需要重复成百上千次,但持续的训练能让他们逐渐掌握。
感官训练是重要环节。为他们创造专门的感官室,里面放置各种不同质地、形状的物品。例如,有柔软的海绵、粗糙的砂纸、带刺的按摩球等。引导患者触摸这些物品,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外界的感官信息,减少因感官过载或不足而产生的异常行为。
沟通训练需要多维度进行。除了语言沟通,可着重发展非语言沟通方式。比如利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从简单的用一张图片表达需求(如一张苹果图片表示想要苹果)开始,逐渐增加图片数量和复杂程度,让患者学会用一系列图片表达更复杂的想法,如 “我想要红色的苹果,在冰箱里”。
社交训练不能操之过急。先从与熟悉的人建立简单的互动关系入手,如家庭成员。可以设计固定的互动模式,如每天早上的一个拥抱、击掌。在患者适应后,再慢慢引入其他熟悉的人,如亲戚,逐渐扩大社交圈。
环境适应训练要循序渐进。从患者熟悉的小空间开始,保持环境的稳定,然后逐渐引入一些小的变化,如更换房间里的小摆件,观察患者的反应并给予安抚和引导,让他们慢慢接受环境的改变,提高对环境的耐受性。
在实践中,康复人员和家长要保持高度的耐心和信心,不断调整方法,为重度自闭症患者打开康复的希望之门,使他们在能力范围内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