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操场上,有一处常年锁着铁门的游泳馆。玻璃幕墙映着蓝天白云,本该是孩子们嬉水的乐园,却因一次意外,成了许多孩子心中难以言说的恐惧之地。
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操场上,有一处常年锁着铁门的游泳馆。玻璃幕墙映着蓝天白云,本该是孩子们嬉水的乐园,却因一次意外,成了许多孩子心中难以言说的恐惧之地。
那是去年夏天的集体活动,学校组织孩子们尝试游泳课。起初,大部分孩子都对这个新奇的活动充满好奇,小心翼翼地将脚伸进泳池。然而,随着嬉闹声渐起,泳池里的水花开始变得杂乱。有个孩子在尝试扑腾时,不慎被水花呛住,鼻腔和喉咙瞬间被刺痛感填满。他慌乱地挥舞手臂,却无法找到支撑点,咸涩的池水不断灌入,周围的欢笑声在那一刻都变成了刺耳的轰鸣。
这次呛水事件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孩子们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原本对水充满期待的孩子们,眼神里开始充满恐惧。每当路过游泳馆,他们都会不自觉地加快脚步,有的孩子甚至会捂住耳朵,仿佛还能听见呛水时自己剧烈的咳嗽声。
学校的老师们敏锐地察觉到了孩子们的变化。他们没有强行要求孩子们再次接触泳池,而是选择用更温和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缓解恐惧。每天午休后,老师会带着孩子们坐在游泳馆外的长椅上,轻声讲述关于水的故事。“水可以托起小船,也能变成云朵”,老师指着天空中的白云,温柔地说。孩子们安静地听着,偶尔也会抬起头,目光从紧锁的游泳馆大门移向天空。
随着时间推移,老师们尝试将水盆搬进教室,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下重新感受水。有的孩子起初只是用指尖轻轻触碰水面,当发现水不再带来痛苦时,他们开始尝试轻轻拍打水面,溅起细小的水花。有个曾呛水最严重的孩子,在反复触摸水盆里的水后,终于鼓起勇气说:“水凉凉的,不咬人。”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始终尊重每个孩子的节奏。没有强迫,没有催促,只有日复一日的耐心陪伴。慢慢地,孩子们对水的恐惧开始一点点消散。虽然游泳馆的铁门依然紧锁,但孩子们路过时,不再是满脸惊恐,偶尔还会驻足,眼神里多了一丝好奇与向往。
在星贝育园,一次呛水留下的阴影,或许需要漫长的时间去驱散。但老师们用爱与耐心编织成的保护网,让这些特殊的孩子知道,即使面对恐惧,他们也不是孤单一人,总有温暖的力量,能帮助他们重新鼓起勇气,慢慢走向那片曾经让他们害怕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