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孩子格外热衷于与大人玩 “过家家”,却对和同龄人互动兴致缺缺,甚至表现出逃避、抗拒的情绪。这种现象在自闭症儿童群体中尤为明显,而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孩子格外热衷于与大人玩 “过家家”,却对和同龄人互动兴致缺缺,甚至表现出逃避、抗拒的情绪。这种现象在自闭症儿童群体中尤为明显,而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
自闭症儿童在社交发展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人在与孩子玩 “过家家” 时,往往会主动引导游戏进程,根据孩子的节奏调整玩法,给予更多包容和配合。比如,孩子想扮演超人拯救世界,大人会配合扮演 “被拯救者”,满足孩子的想象和需求。这种稳定、可预测的互动模式,让自闭症儿童感到安全和舒适。而同龄孩子的社交规则更自由随性,游戏中充满即兴的变化和复杂的社交信号。例如,玩捉迷藏时,同伴可能临时改变规则,或是用隐晦的表情和语言传递信息,这对社交理解能力较弱的自闭症儿童来说,难以解读和适应,导致他们在同龄社交中屡屡受挫,进而更倾向于与大人建立互动。
位于广州的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在帮助孩子突破同龄社交困境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切实可行的方法。学校接收的自闭症孩子中,很多都存在类似的社交偏好和困难。星贝育园首先会通过系统的评估,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社交能力水平、兴趣特点以及在同龄社交中遇到的具体障碍。根据评估结果,为孩子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社交干预计划。
学校创造了许多适合自闭症儿童的同龄社交场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设置小组合作任务,如共同搭建积木、完成拼图等。这些活动目标明确、规则清晰,孩子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自然地产生交流和协作。老师会提前教导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比如如何发起对话、倾听他人讲话、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并在活动中随时观察,适时给予引导和支持。例如,当孩子不知道如何开口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老师会轻声提示孩子可以说 “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帮助孩子迈出社交的第一步。
为了降低孩子在同龄社交中的焦虑感,星贝育园采用 “渐进式融入” 的方式。先安排一对一的同伴互动,让孩子在相对简单、低压力的环境中熟悉对方,建立信任。随着孩子适应能力的提升,再逐步扩大社交圈子,参与人数从两人小组增加到三四人小组,让孩子循序渐进地适应更复杂的社交场景。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通过模拟社交情境,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理解同伴的感受和需求。比如在角色扮演中,让孩子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角色的情绪和想法,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意图。
此外,星贝育园还会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社交发展特点和干预方法,鼓励家长在家庭中也为孩子创造与同龄孩子接触的机会,并给予正确的引导。通过学校与家庭的紧密配合,帮助自闭症儿童逐渐克服对同龄社交的恐惧和困难,学会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享受与同伴互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