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是一个极为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概念。“稍后”“明天” 这类词汇,常常让他们感到困惑,这不仅影响了日常活动的安排,也对他们融入正常生活造成阻碍。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致力于帮助孩子们攻克这一难题,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方法,助力他们构建起时间认知体系。
时间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是一个极为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概念。“稍后”“明天” 这类词汇,常常让他们感到困惑,这不仅影响了日常活动的安排,也对他们融入正常生活造成阻碍。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致力于帮助孩子们攻克这一难题,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方法,助力他们构建起时间认知体系。
自闭症儿童在理解时间概念时面临诸多挑战。普通孩子能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节奏,如日出日落、一日三餐等,逐渐形成对时间的感知。但自闭症儿童由于思维方式和感知觉的独特性,很难将这些自然现象与抽象的时间词汇联系起来。例如,当老师说 “稍后我们要去操场活动”,他们可能无法理解 “稍后” 具体指的是多久之后,依然沉浸在当下的活动中,导致后续活动安排难以顺利进行。同样,对于 “明天” 这种需要一定想象力和前瞻性思维去理解的时间概念,他们更是一头雾水,无法提前为第二天的事情做好准备。
广州星贝育园的老师们深知时间认知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精心设计了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案。首先,老师们通过直观的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时间的初步认识。在教室的显眼位置,张贴大幅的日历和时钟,日历上用不同颜色标记出重要活动和特殊日子,时钟则保持清晰走时。每天早上,老师会和孩子们一起看日历,指着当天的日期,告诉他们今天是星期几,是什么日期,让孩子们逐渐熟悉日期的更替。同时,借助时钟,教孩子们认识整点和半点,通过拨动时针和分针,形象地展示时间的流逝。例如,老师会说:“现在时针指向 8,分针指向 12,这就是 8 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稍后”“明天” 等抽象词汇,老师们将时间与具体活动紧密结合。在安排日常活动时,老师会提前告知孩子接下来的活动顺序和大致时间间隔。比如,“我们现在做完手工,稍后休息 10 分钟,然后就去户外做游戏。” 同时,使用定时器,当 10 分钟倒计时结束,定时器发出清脆的声响,提醒孩子们休息时间到了,该进行下一项活动。这样,孩子们通过实际体验,逐渐明白 “稍后” 是一个相对短暂的等待时间,并且与具体的活动转换相关联。
对于 “明天” 的概念,老师们采用故事讲述和预告的方式。每天放学前,老师会和孩子们一起回顾当天的活动,然后拿出一张代表明天的卡片,向孩子们预告明天的主要活动,如 “明天早上我们会一起唱儿歌,然后学习新的汉字。” 为了增强孩子的记忆,老师还会配上相应的图片,将明天要做的事情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们还注重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当孩子们询问某个活动什么时候进行时,老师会耐心地用具体时间和活动顺序来回答,比如 “午睡之后,我们就会去画画,大概是 2 点半左右。” 通过不断重复和强化,帮助孩子们将抽象的时间词汇转化为具体可感知的生活片段。
在广州星贝育园,经过老师们长期耐心的教导和反复练习,许多孩子在时间概念的理解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他们开始能够按照时间表安排自己的活动,对 “稍后”“明天” 等词汇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为他们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以及未来融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星贝育园在自闭症儿童时间认知教育方面的探索,为这些特殊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有序生活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