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很多孩子刚开始学习用筷子夹取食物时,总是因为手部力量不足、协调性差而夹不住。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掌握这项生活技能,老师们摸索出一套实用的教学方法。
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很多孩子刚开始学习用筷子夹取食物时,总是因为手部力量不足、协调性差而夹不住。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掌握这项生活技能,老师们摸索出一套实用的教学方法。
中心准备了专门的儿童训练筷,这类筷子尾部用软硅胶环相连,能固定手指位置,降低使用难度。初次练习时,老师们会把胡萝卜、土豆等切成小方块,这些食物质地软硬适中,既不容易滑落,又不会太硬夹不起来。老师们会蹲在孩子身边,手把手握住孩子的手,先让孩子感受正确的握筷姿势 —— 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捏住筷子上方,无名指托住下方。
为了让孩子理解夹取的动作,老师们会把动作分解成简单的步骤。先让孩子用筷子敲击桌面,感受手部开合的动作;接着尝试夹起放在盘子里的毛绒小球,毛绒材质增加了摩擦力,方便孩子练习。当孩子成功夹起小球时,老师会立刻竖起大拇指,递上孩子喜欢的小贴纸作为奖励。有的孩子对贴纸不感兴趣,老师就换成小块的水果,比如甜甜的苹果片,让孩子在尝到甜头的同时,对练习产生期待。
训练过程中,老师们会根据每个孩子的进度调整难度。对于手部力量较弱的孩子,会先用镊子夹取物品进行过渡练习,锻炼手部肌肉。等孩子熟练掌握夹取小球后,再换成小饼干、小番茄这类容易滚动的食物。为了增加练习的趣味性,老师们还会在餐盘里摆放不同颜色的食物,让孩子根据指令夹取对应颜色,比如 “夹起红色的胡萝卜”。
有些孩子对筷子存在抵触情绪,一看到筷子就推开。这时,老师不会强迫孩子,而是把筷子放在孩子身边,自己先示范用筷子夹取食物,假装吃得特别香,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等孩子愿意触碰筷子后,再慢慢引导他们尝试使用。
在星贝育园,老师们每天会安排 15 到 20 分钟的专项练习时间,穿插在其他课程之间。经过持续的练习和鼓励,不少原本连勺子都用不好的孩子,现在已经能用筷子夹起花生米,虽然动作还不够流畅,但这份进步让家长和老师都倍感欣慰。康复中心的老师们相信,只要用对方法,保持耐心,每个孩子都能学会用筷子,朝着生活自理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