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自闭症儿童来说,食物不仅仅是满足温饱的必需品,其形态、质地甚至摆放方式,都可能成为他们进食的阻碍。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老师们就经常遇到孩子拒绝吃 “完整” 水果的情况,一个小小的苹果、香蕉,在普通孩子眼中是美味的零食,却让这些特殊的孩子感到不安与抗拒。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成为了学校教育康复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对于许多自闭症儿童来说,食物不仅仅是满足温饱的必需品,其形态、质地甚至摆放方式,都可能成为他们进食的阻碍。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老师们就经常遇到孩子拒绝吃 “完整” 水果的情况,一个小小的苹果、香蕉,在普通孩子眼中是美味的零食,却让这些特殊的孩子感到不安与抗拒。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成为了学校教育康复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起初,老师们发现,每当将完整的水果端到孩子们面前时,总有一部分孩子会皱眉、推开,甚至出现情绪激动的反应。经过细致观察,他们意识到,这些孩子对水果的完整形态存在着特殊的敏感。有的孩子害怕水果表皮的纹理,有的则对水果的形状和大小感到不安,还有的孩子难以接受啃咬水果时的触感。为了帮助孩子们克服这种敏感,星贝育园的老师们开始尝试各种方法。
老师们首先从改变水果的形态入手。他们将苹果、梨等水果削去皮,切成小块,放在精致的小碟子里,试图让水果看起来更温和、更易接受。这个方法初见成效,部分孩子开始愿意尝试小块的水果,但仍有不少孩子对此表示抗拒。于是,老师们进一步调整策略,把水果切成不同的形状,用模具将水果压成星星、月亮、小动物等可爱的模样,还尝试将水果搭配摆盘,让食物变得像一幅画。这些充满创意的改变,成功吸引了一些孩子的注意力,原本拒绝吃水果的孩子,开始好奇地观察这些 “不一样” 的水果,有的甚至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触摸。
在改变水果形态的同时,老师们也十分注重与孩子的互动和引导。他们会坐在孩子身边,耐心地示范如何吃水果,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描述水果的味道和口感,鼓励孩子尝试。对于愿意尝试的孩子,老师们会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一个拥抱、一句夸奖,都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得到了认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始终保持着极大的耐心和包容,尊重每个孩子的节奏,不强迫他们进食,而是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引导,帮助孩子逐渐克服对水果形态的恐惧。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接受并喜欢上了水果。曾经看到完整水果就哭闹的孩子,如今会开心地指着果盘,主动要求吃切成星星形状的苹果;那些对水果表皮纹理敏感的孩子,也能坦然地吃着去皮切块的香蕉。看到孩子们的变化,老师们倍感欣慰,这些看似微小的进步,背后是无数次的尝试与坚持。
在星贝育园,这样的探索与实践每天都在上演。学校始终秉持着 “以孩子为中心” 的理念,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入手,关注每个孩子的特殊需求,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帮助自闭症儿童克服成长道路上的重重困难。面对孩子对食物形态的敏感,星贝育园的老师们用行动证明,只要用心观察、积极尝试,就能找到适合孩子的解决办法,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也能享受到食物带来的快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