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深秋的早晨总能看到一个特别的场景:孩子们穿上外套时,总会下意识地将衣领翻起,哪怕外套原本设计是平整的。起初,这个看似重复的动作让老师们困惑,直到他们逐渐意识到,这并非无意义的举动,而是自闭症儿童通过颈部触觉构建安全感的独特 “行为仪式”。
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深秋的早晨总能看到一个特别的场景:孩子们穿上外套时,总会下意识地将衣领翻起,哪怕外套原本设计是平整的。起初,这个看似重复的动作让老师们困惑,直到他们逐渐意识到,这并非无意义的举动,而是自闭症儿童通过颈部触觉构建安全感的独特 “行为仪式”。
对于普通人来说,衣领不过是服装的一个细节,而对星贝育园的孩子们而言,颈部皮肤的触感却能直接影响情绪状态。自闭症儿童的感官系统往往比常人更为敏感,颈部作为身体相对脆弱且神经分布密集的区域,外界细微的刺激都可能被放大。当柔软的衣领贴合颈部,或是硬挺的布料摩擦皮肤,这些触觉反馈会直接触发他们的情绪反应 —— 或焦虑不安,或平静放松。
学校的教师团队在长期观察中发现,孩子们对衣领触觉的需求各有不同。有的孩子必须将翻起的衣领折出特定角度,才能安心活动;有的孩子则反复摩挲衣领边缘,通过这种重复的触觉体验缓解紧张。为了帮助孩子们减少焦虑,学校开始尝试从衣物细节入手。他们统一采购了一批材质柔软、衣领弹性适中的外套,既能满足孩子们对触觉的特殊需求,又能保证穿着的舒适度。
渐渐地,“翻领子” 从一种无意识的强迫行为,变成了可引导的情绪调节方式。每当孩子们表现出烦躁情绪,老师会轻声提醒:“要不要整理一下衣领?” 这个简单的动作仿佛一把钥匙,帮助孩子们平复心绪。有个孩子曾在户外集体活动时因陌生环境变得不安,老师注意到他频繁拉扯衣领,便递上外套,鼓励他翻起衣领。几分钟后,孩子的呼吸逐渐平稳,重新投入到活动中。
在星贝育园,每一个孩子的特殊需求都被认真对待。老师们不仅关注 “翻领子” 这一行为本身,还通过记录孩子们对不同材质、衣领款式的反应,为他们定制个性化的穿着方案。对于喜欢硬挺触感的孩子,提供带有轻微支撑感的衣领;而偏爱柔软体验的孩子,则选择棉质翻领外套。这些细致入微的调整,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
随着时间推移,“翻领子” 不再只是孩子们寻求安全感的方式,更成为了他们与老师、同伴建立联结的特殊语言。当孩子们互相帮助整理衣领时,无声的互动中传递着温暖与信任。星贝育园的老师们深知,这些看似琐碎的行为仪式,正是打开自闭症儿童内心世界的重要窗口。通过尊重并满足孩子们的触觉需求,学校为他们搭建起一座通往外界的桥梁,让他们在熟悉的仪式感中,逐渐适应环境,勇敢地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在这一方小小的衣领间,藏着星贝育园对自闭症儿童最真挚的关怀与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