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星贝育园寄宿制学校的更衣室里,每天清晨都上演着相似的场景:当其他孩子熟练地套上校服,有几个身影却固执地站在衣架前,指尖反复摩挲着衣领处的纽扣,眉头越皱越紧。对普通孩子来说稀松平常的穿衣动作,在这群自闭症儿童眼中,却是难以跨越的 “触觉雷区”。
在广州星贝育园寄宿制学校的更衣室里,每天清晨都上演着相似的场景:当其他孩子熟练地套上校服,有几个身影却固执地站在衣架前,指尖反复摩挲着衣领处的纽扣,眉头越皱越紧。对普通孩子来说稀松平常的穿衣动作,在这群自闭症儿童眼中,却是难以跨越的 “触觉雷区”。
起初,老师们并不清楚孩子抵触纽扣的原因。直到某天,生活老师发现有个孩子在被迫穿上带纽扣的衬衫后,不停地抓挠胸口,衣领下的皮肤泛起一片红疹。经过专业评估才得知,这些孩子对扣眼边缘的粗糙质地、纽扣与布料摩擦产生的细微震动异常敏感,轻微的触感刺激都可能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
“触觉敏感是自闭症儿童常见的感官障碍,但每个孩子的敏感点都不一样。” 学校特教组负责人陈老师解释道。为了帮助孩子们克服对纽扣的恐惧,星贝育园的老师们展开了一场 “穿衣革命”。他们先从改造校服入手,将传统的金属纽扣替换成触感柔软的树脂按扣,边缘打磨得圆润光滑;同时,在每件衣服的标签处缝上小小的卡通贴纸,用童趣元素转移孩子对敏感部位的注意力。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们设计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脱敏训练。感统教室里,摆满了各种材质的教具:粗麻布、丝绸缎面、带纽扣的布偶…… 孩子们通过触摸、按压、扣合等动作,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逐渐适应不同的触感。学校还特意定制了带大尺寸纽扣的穿衣模拟板,让孩子在反复练习中建立对扣合动作的熟悉感。
更贴心的是,星贝育园为每个孩子建立了专属的 “穿衣档案”。档案里详细记录着他们对不同材质、款式衣服的反应,甚至精确到纽扣的大小、颜色和排列方式。根据这些数据,老师们会提前为孩子挑选合适的衣物,在穿衣前还会用轻柔的语言和拥抱安抚情绪,让换衣过程变得更有安全感。
随着时间推移,不少孩子开始主动尝试接触带纽扣的衣服。有的孩子会先用指尖轻轻点触纽扣,确认没有不适感后再慢慢扣上;有的则把扣纽扣当作一场 “闯关游戏”,完成后兴奋地向老师展示自己的 “胜利成果”。这些看似微小的进步,背后凝聚着老师们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
如今,星贝育园的更衣室里,抵触的哭闹声渐渐被欢快的笑声取代。那些曾经让孩子们避之不及的纽扣,在精心的改造和引导下,变成了可以挑战和克服的小目标。这不仅是穿衣习惯的改变,更是孩子们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勇敢突破感官障碍、拥抱生活的生动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