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老师们用简单有趣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培养收纳习惯。刚开始时,老师会挑选孩子们熟悉的小物件,像彩色积木、毛绒玩具、绘本等,将它们随意摆放在活动区的桌面或地面上。老师蹲下身,拉着孩子的手,慢慢拿起一个积木,清晰又温柔地说:“宝宝,我们把积木送回家。” 然后带着孩子走到收纳箱前,把积木轻轻放进去,同时做出开心的表情,用夸张的语气说:“哇,积木回到家啦!”
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老师们用简单有趣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培养收纳习惯。刚开始时,老师会挑选孩子们熟悉的小物件,像彩色积木、毛绒玩具、绘本等,将它们随意摆放在活动区的桌面或地面上。老师蹲下身,拉着孩子的手,慢慢拿起一个积木,清晰又温柔地说:“宝宝,我们把积木送回家。” 然后带着孩子走到收纳箱前,把积木轻轻放进去,同时做出开心的表情,用夸张的语气说:“哇,积木回到家啦!”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整理任务,老师会把每个收纳箱都贴上大大的彩色标签。比如,放积木的箱子贴上积木的图片,放绘本的箱子贴上书本的图片。老师会指着标签,反复告诉孩子:“这个是积木的家,积木要放在这里;这个是书的家,书要放在这里。” 在孩子整理的过程中,老师始终陪伴在身边,手把手地引导,一点点纠正孩子的动作。如果孩子把物品放对了,老师会立刻竖起大拇指,笑着夸奖:“宝宝真棒!” 还会奖励一个小贴纸,贴在孩子的小手背上,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随着孩子逐渐熟悉整理流程,老师会增加一些小挑战。把更多种类的物品混在一起,鼓励孩子自己区分并放进对应的收纳箱。要是孩子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怎么放,老师不会直接告诉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引导:“宝宝想一想,这个和哪个长得像呀?它的家在哪里呢?” 用这种方式启发孩子思考。
除了在专门的整理活动中培养习惯,老师们还会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机会。每次游戏结束后,带着孩子们一起收拾玩具;吃完点心,引导孩子们把餐具放回指定位置。老师们会耐心地重复这些动作和话语,日复一日,让整理收纳变成孩子们自然而然的行为。在星贝育园,老师们用满满的爱心和耐心,帮助自闭症儿童从简单的整理任务中,慢慢养成良好的收纳习惯,为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