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雨天,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的走廊上,总能看到老师们忙碌的身影。有些孩子会表现出对踩水坑的强烈渴望,一旦被阻止,就会情绪失控、哭闹不止。这种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是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与独特感官需求的交织,也让许多家长和老师陷入两难:该制止还是适当满足?
每到雨天,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的走廊上,总能看到老师们忙碌的身影。有些孩子会表现出对踩水坑的强烈渴望,一旦被阻止,就会情绪失控、哭闹不止。这种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是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与独特感官需求的交织,也让许多家长和老师陷入两难:该制止还是适当满足?
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是他们应对外界复杂环境的一种方式。雨天踩水坑时,溅起水花的触感、“啪嗒啪嗒” 的声响、水波纹扩散的视觉变化,都能给孩子带来可预期的刺激反馈,构建起他们内心的秩序感。这种重复性的行为就像一个 “安全阀门”,帮助他们缓解焦虑,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然而,放任孩子随意踩水坑也存在风险。湿滑的路面可能导致摔倒受伤,溅起的污水可能弄脏衣物甚至引发健康问题。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教师团队深知,简单的制止或放任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通过科学且人性化的方式,在尊重孩子需求与保障安全之间寻找平衡点。
学校的专业教师首先会对孩子踩水坑的行为进行深入观察与评估。记录孩子在踩水坑时的情绪状态、持续时间、对不同大小水坑的反应等,分析行为背后的具体需求。如果孩子只是单纯享受水花溅起的触觉刺激,教师们会尝试寻找替代方案。
例如,在室内设置模拟 “水坑”。用安全的塑料盆装上适量清水,放在铺有防滑垫的地面上,让孩子穿着雨靴踩水。教师还会在水中加入彩色的塑料片、浮球等小物件,增加趣味性和视觉吸引力。当孩子在室内模拟环境中获得满足后,再逐渐引导他们在雨天外出时,以更安全的方式接触真实的水坑。
对于坚持要在户外踩水坑的孩子,教师们会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为孩子换上防水的雨靴、雨衣,选择相对安全、干净的低洼区域,全程陪伴在旁。在踩水坑的过程中,教师会用温和的语言与孩子互动,如 “轻轻踩,慢慢感受水花”,引导孩子控制行为的强度和范围,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
此外,学校还注重帮助孩子拓展其他兴趣,转移对踩水坑的过度关注。教师们会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一些适合雨天进行的活动,如搭建积木城堡、玩桌面游戏等。这些活动同样能给孩子带来秩序感和感官满足,丰富他们的雨天生活体验。
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始终相信,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儿童与世界对话的特殊方式。通过理解、接纳与科学引导,既能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又能帮助他们逐步学会适应不同环境,在安全与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