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的宿舍里,每天清晨都上演着相似却又独特的一幕。十岁的小棠坐在床边,面前摆着几双袜子,他反复将袜口卷起又放下,直到边缘平整地贴合在脚踝,才会安心地穿上鞋子。这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却是自闭症儿童对特定触感的执着,以及学校老师们默默付出的关爱与引导。
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的宿舍里,每天清晨都上演着相似却又独特的一幕。十岁的小棠坐在床边,面前摆着几双袜子,他反复将袜口卷起又放下,直到边缘平整地贴合在脚踝,才会安心地穿上鞋子。这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却是自闭症儿童对特定触感的执着,以及学校老师们默默付出的关爱与引导。
星贝育园坐落在广州绿意盎然的一隅,这里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小棠刚入校时,对袜子的要求近乎 “苛刻”。普通的袜口触碰到脚踝,会让他情绪崩溃,哭闹不止。老师们通过观察发现,卷边后的袜子,减少了袜口对皮肤的摩擦,这种特定的触感能让小棠感到平静。于是,老师们没有强制改变小棠的行为,而是耐心地陪伴他,甚至专门学习如何将袜子卷得整齐、舒适,让袜口与脚踝的接触恰到好处。
学校里像小棠这样有着特殊行为表现的孩子并不少见。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世界充满了未知与不安,他们通过重复某些行为、执着于特定的触感或动作,来建立属于自己的秩序感和安全感。穿袜子必须卷边,在常人眼中或许难以理解,但在星贝育园的老师们看来,这是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一扇窗。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生活,星贝育园制定了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老师们会记录下每个孩子对触感、行为的特殊偏好,从衣食住行等细节入手,在尊重孩子独特性的基础上,逐步引导他们拓展舒适区。例如,在选择衣物材质时,会挑选柔软亲肤、标签平整的款式,减少孩子们因不适应触感而产生的焦虑;在安排日常活动时,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能力,设计循序渐进的互动环节,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慢慢接触新事物。
在星贝育园,小棠逐渐有了变化。随着老师们日复一日的耐心陪伴和引导,他不再仅仅局限于穿特定卷边的袜子。虽然偶尔仍会对袜口的触感有所要求,但他开始尝试接触不同款式的袜子,也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参与更多的集体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小棠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星贝育园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怀着极大的耐心与爱心,守护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明白,对于自闭症儿童,理解和接纳比强制改变更为重要。通过关注孩子们对触感的特殊需求,从细微之处给予支持,帮助这些孩子在自己的节奏中探索世界,慢慢走出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那些看似奇怪的行为,在星贝育园都能得到温柔以待,因为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每一种独特都有绽放光芒的可能。